【学习园地】理论学习 | 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6
● 要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探索创新,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要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依法监管、公正监管、源头监管、精准监管、科学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弥补监管短板,提高资本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要加强属地监管,地方要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监管到位。要完善行业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和金融监管、外资监管、竞争监管、安全监管等综合监管的协调联动。要精准把握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增强治理的预见性和敏捷度,发现风险早处置、早化解。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21 页
● 要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健全监管规则,补齐制度短板,保障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支持平台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第二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6月22日),
《人民日报》2022年6月23日
● 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3页
● 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做好风险应对各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 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事关发展全局。要统筹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压实各方责任,及时加以处置,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 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推动分类转型。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稳步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 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紧盯重大风险,坚持标本兼治,有效处置房地产市场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城投债风险等,保持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2月28日)
●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2月28日)
●要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好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增强前瞻性、提升敏锐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23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21期
●要抓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快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金融监管机制,重塑健康金融环境。
在黑龙江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的讲话(2023年9月7日),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
●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很多情况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金融管理部门要落实主责,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形成责任清晰、守土尽责的格局。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切实提高有效性。以往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监管执法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央地间、部门间监管不协调,监管精准性、专业性亟待提高,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失察失管,不能及时遏制风险积累,直到风险爆雷;只管合法的、持牌的,对非法金融活动处置责任不清、推诿塞责。这次党中央大力推动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扭转重发展、弱监管和风险击鼓传花、捂盖子的积弊,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既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健全监管兜底机制,在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股权穿透、消费者保护、防止过度杠杆、打击犯罪等环节,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要依法打击会计造假、审计造假,确保金融数据真实性。要加强央地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禁“无照驾驶”、“有照违章”。对监管不到位的,要严格监督问责。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目前,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总体稳健,这是我国金融安全的基本盘。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要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防止市场大幅波动,平稳有序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周期起伏波动是正常的,但要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要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强化上市公司减持、分红、关联交易等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要健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应急响应机制,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要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要坚持金融事权在中央的基本原则,同时必须认识到,防范处置金融风险央地都有责任。要明确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对风险处置分工有争议的,中央金融委员会要及时协调,明确责任主体。风险处置中,必须强化市场纪律,机构、股东必须首先依法承担损失,能自行化解或借助市场力量出清的,政府不介入,动用公共资源必须遵循严格的条件和标准。要发挥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的作用,依责依规出资化险。处置金融风险不花钱是不可能的,要算大账,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不能形成依赖公共资源的预期。对认定为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金融风险,依法依规动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资源。要充实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规范中央专项借款。完善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二是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要提高紧急状态下风险研判的准确性,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当局部领域或个体机构金融风险极速爆发、损失持续扩大时,必须优先快速灭火。对于区域性风险,特别是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长时间积累的问题,也必须有力有序有效组织处置,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但不能以慢撒气为由不作为。重中之重是防范系统性风险,措施要及时,力度要够大,同时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强力追赃挽损,依法追责问责,严防道德风险。
三是把握好防和灭的关系。灭火是治已病、抓后端,是不得已而为之。近几年,有的高风险机构造成的巨额损失,事后处置成本极高。因此,关键还在于主动防火,治未病、抓前端,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要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设定清晰的整改期限及具体整改要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金融乱象、金融泛化阻断在萌芽状态,决不任其野蛮生长。对非法金融活动要群防群治,及时发现认定,果断出手,打早打小,斩草除根。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要提高准入门槛,一般工商企业未经核准不得开展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把好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关。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0月30日)
● 我国经济发展除了要直面外部严峻复杂形势造成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之外,自身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2月11日)
●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出的部署。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2月11日)
●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系统性风险的典型就是人们常说的“金融危机”。 一个国家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现代化进程往往就被迟滞甚至中断,发展成果被洗劫,还可能带来广泛国际影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4年1月16日)
● 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处理好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 一时看不准、没有把握监管好的金融创新,可以先局部试点试验。要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增强监管穿透力,打造监管千里眼、顺风耳。要强化事前事中监管、早期干预纠正,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监管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4年1月16日)
● 各地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金融事权主要在中央, 但地方也有属地责任。地方管控不住风险,不仅会搞垮辖区内金融生态、大伤经济元气,还可能直接影响全国稳定大局。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对系统性风险要有认定办法,动用公共资源化险要审慎。还要强调,各地政府不能干预银行存贷款行为,不能靠人为增加存贷款来“制造”经济增长。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4年1月16日)
● 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形成强监管、防风险的铜墙铁壁。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要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4年1月16日)
来源 |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
联系我们
总机:0431-80833950
邮箱:ccrzdbjt@163.com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文昌国际大厦8楼
版权所有:长春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吉ICP备20200067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