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理论学习 | 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十一)

发布时间:2025-05-02 08:36

 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29日),

《求是》杂志2022年第17期


  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优化分配结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29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73-374页

  

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1月11日),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88 页


 ●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2021年2月26日),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75页


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94页


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94页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2月28日),

《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


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20页


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2022年12月15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4期


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曾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却掉进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甚至严重倒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两极分化、阶层固化等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 “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2023年2月7日),

《求是》杂志2023年第16期


来源 |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


下一篇:【学习园地】理论学习 | 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十)


版权所有:长春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吉ICP备20200067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830号

免责声明